韶關丹霞山介紹:
丹霞山是世界地質公園,位于廣東省韶關東北側的仁化縣,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丹霞山由紅色砂爍巖構成,以赤壁丹崖為特色,地質學家以丹霞山為名,將這一地貌命名為“丹霞地貌”。這里是世界上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風景最優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
丹霞山除了以山體呈紅色著稱以外,還被稱為“天然裸體公園”,山中有酷似男性生殖器的陽元石和酷似女性生殖器的陰元洞,還有雙乳石、裸美人等奇石,
山頂的長老峰是觀日出的好地方。丹霞山風景名勝區已開發的旅游區有丹霞山景區、 陽元山景區、 翔龍湖景區和 錦江水上旅游線。
韶關丹霞山風光之美:
丹霞山之形態美:丹霞山以山石造型奇特而著稱。其山峰四壁由赤壁丹崖構成,造型各異、擬人擬物、擬獸擬禽的造型地貌,構成其最基本的景觀層次。
丹霞山之結構美:丹霞山表現為峰林結構,其山石高下參差、疏密相生,群峰林立,組合有序,富有韻律感和層次感。尤其是在晨昏霞光背景下,山群更富有結構美感。
丹霞山之色彩美:赤壁丹崖上受流水作用或有機質沉淀,加上藻類生長,被染成片片黛青色或暗褐色,干燥的紅崖上藻類更是五顏六色,在藍天、白云、碧水、綠樹的襯映之下,和諧中產生對比,構成一幅幅多彩的畫面。
丹霞山之意境美:丹霞山的意境美突出表現為雄、險、奇、秀、幽五字。從古到今文人墨客在詠嘆丹霞山水時,留下眾多詩文題刻,就是從其山水中抽象、升華出來的意境之美。
世界上由紅色砂礫構成的、以赤丹崖為特色的一類地貌是以仁化縣的丹霞山命名的,稱為丹霞地貌。在風景名山分類中,丹霞地貌名山是其重要一支,而丹霞山則是這一類風景名山的典型代表。丹霞山在科學上、美學上具有特殊的意義,是世界珍貴的自然遺產。
丹霞山,一座美佳天下的風景名山,1988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4年又經國家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一致通過,被批準為國家地質地貌自然保護區;2001年通過國家AAAA級旅游區驗收。
狹義的丹霞山僅限于北部的長老峰、海螺峰和寶珠峰構成的山塊,以寶珠峰最高,海撥409米。廣義的丹霞山卻包括了這里由紅石組成的280平方公里的丹霞山區,即丹霞山風景名勝區。風景區位于南嶺山脈南側的一個山間盆地中,整體呈現一種紅層峰林式結構,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墻、石柱、石橋680多座,主峰巴寨海拔618米。大多山峰在300-500米之間。整個風景區山石林立,錯落有致,形象萬千,宛如一方紅寶石雕塑園,故又稱“中國紅石公園”。
丹霞山是一個以自然風光為主的自然風景區,丹霞之美主要是一種無需雕飾的自然美。人們通過長期的觀察、感應、升華、概括,將其主他審美感受或受風景特色總結為:雄、險、奇、秀、幽。
韶關丹霞山歷史文化
生活在丹霞山外圍的古越族先民,流傳著女媧在此造人補天的傳說,據說現在的坤元山(又稱地母嶺、睡美人)就是女媧憩臥留下的形骸。山下的河流產五彩錦石,漢代時就稱為錦江,這五彩石據說女媧補天散落的石子。 另一個傳說是距今4000多年前,舜帝南巡經過此地,登山而奏韶樂,其因韻出奇動聽,遂命名為韶石山,并命三十六石,即現在的韶石山景區。隋代以韶石之名改東衡州為韶州,即韶關市。
宋代在韶石山曾建有韶亭、望韶亭、盡善亭和多座寺廟。歷代文人均慕名前來憑吊抒懷,唐代的韓愈,宋代的蘇東坡、楊萬里等都有詩詞留傳。 明嘉境年間修編的《仁化縣志》所載倫以詩諒曰:“水盡崖底見,丹霞碧漢間。女媧五色天,虞舜千年山。┉┉”就是對上述歷史事件而抒發的感受。
丹霞山區的古越族先民,很早以前就利用天然洞結穴而居,在懸崖之頂構筑山寨,以避戰亂或躲匪盜。以致目前山上保留了大量各個時期的古山寨和崖墓、懸棺等墓葬文化景觀,有"逢山有寨,逢寨有山,逢門必險"的說法,構成山區文化遺跡的另一大特色。由于丹霞山歷史上很早久成為嶺南風景名山,故各代都有文人墨客賦詩題詠,刻石立碑。僅目前收到的丹霞山、韶石歷代游記、開山記、詩詞等以達300余篇(首);僅丹霞山長老峰一帶的摩崖、刻石、碑刻等就有幾十處,形成遍布于山道旁的文化景點。丹霞山的文化遺跡是構成丹霞山旅游資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尚有待于進一步的發掘。
韶關丹霞山交通
韶關有通往華東、華北、西南各大鐵路干線的列車停靠,來丹霞山旅游可在韶關站下車,韶關火車站有丹霞旅游專車(15分鐘一趟,票價15元/人)直達丹霞山新山門,從韶關到丹霞山只有五十公里,行車時間約五十分鐘。另外,在丹霞山新山門有開往仁化縣城的班車和開往韶關的旅游專車及各類出租車。
韶關丹霞山門票及開放時間
套票100元,節假日120元(包括丹霞山主區和陽元山景區)。1.1米以上兒童半價,七十歲以上長者免費。到中航國旅報名去丹霞山旅游,優惠多多,比個人預訂門票房間之類的更便宜很多。
韶關丹霞山住宿
丹霞山下有旅館可住,半山腰雖有旅館但價錢較貴,不過如果想看日出還是住在丹霞山山上比較好。山頂的長老峰是觀日出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