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嘉義歷史文化介紹
嘉義古名諸羅山,是原住民鄒族及平埔族中洪雅族的活動范圍,鄭氏治臺時期設置1府2縣(天興縣、萬年縣),今天嘉義縣的位置即在天興縣內,這個時期的大陸移民多由東石港登陸,其中以樸子及六腳地區墾荒時期較其他他地區早;
清治時期臺灣建置為1府3縣(諸羅、鳳山、臺灣縣)并隸屬於福建省,此時嘉南平原的漢人日益增多、開墾拓荒也日益繁榮,至康熙、乾隆年間民雄、大林一帶相繼完成數座灌溉農田的埤圳;
西元1786年林爽文起義抗清,由于諸羅軍民堅守城池使起義師敗,因此乾隆皇帝為嘉許諸羅縣民的忠義取“嘉其忠義”賜名嘉義,諸羅縣正式改名為嘉義縣;
192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屬臺南州,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歸屬於臺南縣(除嘉義市外),之后又整行政區劃改設嘉義縣,至1982年嘉義市改制為省轄市,嘉義縣治遷於太保市和樸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