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相國寺景點介紹:
大相國寺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寺院,位于開封市中心,始建于北齊天寶六年(555年)。原名建國寺,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后毀于戰火。唐長安元年(701年),僧人慧云來汴,托辭此處有靈氣,即募化款項,購地建寺。唐睿宗為紀念自己由相王登上皇位,賜名大相國寺。北宋時期,相國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擴建,占地達500余畝,轄64個禪院、律院,養僧千余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國佛教活動中心。唐睿宗李旦為了紀念他由相王即位當皇帝,遂欽錫建國寺更名為"相國寺",并親筆書寫了"大相國寺"匾額。后因戰亂水患而損毀,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
目前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八角琉璃殿、藏經樓、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跡。1992年8月恢復佛事活動,重建鐘樓、鼓樓等建筑。整座寺院布局嚴謹,巍峨壯觀。大相國寺位于開封鬧市中心的自由路西段,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古剎。千百年來,許多神奇的傳說和戲劇、小說的喧染,使其馳名中外,更有相公相婆、千手千眼觀音、魯深倒拔垂楊柳的故事,使它更具有傳奇色彩。
唐宋兩代是相國寺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北宋時期,相國寺屢有增修,成為全國最大的佛教寺院,全寺占地500余畝,轄64個禪院、律院,養僧1000余人,其建筑之輝煌瑰麗,有"金碧輝映,云霞失容"之稱。同時,相國寺的主持由皇帝賜封。皇帝平日巡幸、祈禱、恭謝以至進士題名也多在此舉行。所以相國寺又稱"皇家寺"。北宋滅亡后,相國寺遭到了嚴重破壞,以后各代屢加重修,時盛時衰。現在相國寺的主要建筑都是清代遺物,布局嚴謹,殿宇崇麗,高大寬敞,巍峨壯觀,確不愧為久負盛名的古寺寶剎。
如想了解更多國內旅游報價,詳情請點擊這里:國內旅游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