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從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到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統治中國長達268年之久。明萬歷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稱汗,國號金。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皇太極在沈陽稱帝,改國號為清。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遷都北京,逐步建立了對全國的統治。
清王朝建立后,經歷了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和宣統等10位皇帝。除了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未建陵寢外,其余9位皇帝分別在今河北省遵化市、易縣營建了規模宏大的陵寢,即清東陵和清西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境內的清東陵是中國現存規模最為宏大,體系最為完整,布局最為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筑群。占地78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寢中,長眠著161位帝、后、妃及皇子公主們。
清東陵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北有昌瑞山做后靠如錦屏翠帳,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揖,中間有影壁山做書案可憑可依,東有鷹飛倒仰山如青龍盤臥,西有黃花山似白虎雄踞,東西兩條大河環繞夾流似兩條玉帶。群山環抱的堂局遼闊坦蕩,雍容不迫,真可謂地臻全美,景物天成。當年順治皇帝到這一帶行圍打獵,被這一片靈山秀水所震撼,當即傳旨"此山王氣蔥郁可為朕壽宮"。從此昌瑞山便有了規模浩大、氣勢恢宏的清東陵。
清東陵的建筑恢宏、壯觀、精美。有580多單體建筑組成的龐大古建筑群中,有中國現存面闊最寬的石牌坊,五間六柱十一樓的仿木結構巧奪天工,中國保存最完整的長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隨山勢起伏極富藝術感染力,乾隆裕陵地宮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嘆為觀止,班禪大師贊譽為"不可多得的石雕藝術寶庫",慈禧陵三座貼金大殿,其豪華裝修舉世罕見,"鳳上龍下"石雕匠心獨運……
清東陵以她無可辯駁的魅力,以她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于2000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1年1月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國級AAAA級旅游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