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雄踞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境內山脈高聳,河流縱橫,湖泊棋布:這里是中國最重要的兩條大河長江和黃河的源頭之所在,昆侖山橫貫其中部,唐古拉山和祁連山南北相望,柴達木盆地浩瀚無垠,茫茫大草原起伏綿延。
這里是除了南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其風物便有著低海拔地區所不常見的壯麗與大氣。但,這個夏天的青海之行,我們卻發現了在其雄渾霸氣之外的秀美與典雅。
顯然,這份秀美與江南的小家碧玉大相徑庭。
青海三色之一:藍色的青海湖
青海之所以取名如斯,最大的原因大約便在于青海湖。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高原咸水湖,海拔3200米,距西寧150公里,總面積達4500平方公里,環湖一周的距離是360公里。
當車子從西寧出發進入青海湖地界時,右側可見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這些金色的花兒被拉成一抹高原上最閃耀的色彩,期間有五彩的風馬旗隨風飄揚,旗下偶見一兩頭潔白的牦牛,目光越過它們向更遠處眺望,便是那坦坦蕩蕩的青海湖。
青海湖寬廣到看不到邊際。因為其大,幾乎波瀾不驚;因為其深,完全蔚藍似海。
至此才明白,此湖所在的身份為何會直接叫做“青海”。實在是出于青海人對這面巨大湖水的崇拜與敬畏,這份從骨子里生發出來的驕傲和自豪早已被刻在了他們的基因密碼里,世代傳承,從未磨滅。
停車后,我們登船游湖。白色的水浪擊打著船舷,遠處可見雪山連綿。
船至湖中半島。登岸,竟見一灣沙灘,有小鳥閑庭信步于水沙之間,帶著一種當仁不讓的主人的姿勢。
耳畔響起齊豫那首歌:高山上的湖水,是躺在地球表面的一顆眼淚。
湖為誰清,淚又為誰流?
微笑,在清波里徐徐綻放,
像林中的落葉輕輕飄下
那種招呼美如水聲。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我用一生來等你的展顏
青海三色之二:白色的茶卡
與青海湖隔南山不能望處,便是白色的茶卡鹽湖。
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柴達木盆地被阿爾金山、祁連山和昆侖山所環繞,其南部多湖泊、沼澤,尤以鹽湖為主。
事實上,“柴達木”在蒙古語中原本就是“鹽澤”之意。
在眾多的盆地鹽湖中,茶卡鹽湖是最負盛名的一個,最大原因想來是因為她被冠上了“中國的天空之鏡”的名號。
玻利維亞太遠,而青海剛好。
茶卡還有個名字叫達布遜淖爾,前者是藏語,后者是蒙古語,均為鹽湖之意。茶卡鹽湖夾在祁連山支脈完顏通布山和昆侖山支脈旺尕秀山之間,湖面東西長15.8公里、南北寬9.2公里,總面積達105平方公里,相當于16個杭州西湖。這個天然結晶鹽湖初步探明的青鹽儲量達4.48億噸,氯化鈉含量高達95%,據說可供全國人民使用約85年。
不過,人們從各個角落紛涌至此,顯然并不是因為她的工業價值,而是她的顏值。
與其它尋常鹽湖不同,茶卡鹽湖屬于固液并存的鹵水湖,這使得她天生具備了走紅的條件:在天氣晴好的日子里,穿一襲色澤艷麗的長裙,如傲嬌之天鵝亭亭玉立于湖中,頭頂流云悠悠,足下倒影清晰可見,所謂鏡花水月,竟不知孰真孰假,端端一幅迷幻絕美景象。
這一面鏡子啊,是從青海的天空中,飄落在了茶卡。
是佛的口袋里丟失的那一面墨鏡嗎?
青稞念經,牛羊歡唱,瑪尼堆舞蹈。
湖如鏡,鏡是湖,鏡花水月照虛空。
青海三色之三:門源的那一抹金黃
江南的七月,已是盛夏。而西北的青海門源,卻依然一派春色滿園景象。
說起來,這竟是因為花中頂頂不起眼的油菜花。
而想起來,油菜花卻又竟是花中最具革命氣質的。
元旦一過,海南島和臺東的油菜花就開了;緊接著,終年翠綠的華南山間盆地,突然間鵝黃耀眼,菜花似錦;絢爛的花潮往北漫過一條條緯線,次第染黃了長江南北、秦嶺淮河,最后連古板沉悶的黃河下游地區也春心蕩漾,花枝亂顫。當華北平原上最后一畝冬油菜收割入庫,花季并未結束。另一場向最北、最西和最高地區的接力旅行正在秘密孕育。
每年1月到8月,油菜花仿佛金黃的候鳥,由東向西、從南到北,經平原向高原漫溯,橫跨40多個經度,征服30多個緯度,以一種不容忽視的燎原之勢漸次染黃了神州大地。
盛夏的7月,青藏高原上盛開的百萬畝油菜花流光溢彩,最終將長達半年的油菜花事推向了高潮。
此時,你,當在門源。
門源,因為在位于達坂山和拉脊山之間的湟水谷地上,便擁有了中國最具大美氣質的油菜花海。
最美麗的油菜花海開放在最接近蒼穹的地方。
7月,青藏高原東北邊緣海拔2800米的門源,連綿百里的油菜花同時怒放,與青蔥的草坡、銀白的雪山交相輝映,讓人嘆為觀止。
站在達坂山觀景臺上,俯瞰門源油菜花海,會有一種平原地區絕對無法感受到的震撼
激蕩你的心弦。
高天流云,仿佛能聽到獵獵作響;雪山靜默,自有一種威嚴;近處的油菜花海開得漫山遍野一望無際,偶有一臺車子跑過,漫起的粉塵遠看似輕煙薄霧,由黃土地上裊娜而起,自帶了一種飄渺氣質,靈動穿越其間。
縱非花非草,也來蝶鬧;和煙和雨,慣引蜂忙。每到年時,此花嬌處,觀里夭桃已斷腸
我學嬌紅,白裙紅紗輕薄處,衣袂翻飛;不要團扇撲流螢,斜倚欄桿時,恨無酒,不能把盞言歡。
好在,花開滿面芳,有暗香盈了袖。
最后提醒下諸位:花開一生命,足下請留情。農田千萬不要涉足,除非農人已將自家花田開發做了景區。擺拍需謹慎,勿踐踏花花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