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件行為惡劣,且不是孤例
近日新聞報道,3名中國公民經越南芒街口岸回國時,被越南邊檢人員索要小費,發生摩擦后,邊防人員毆打致3根肋骨骨折。氣焰如此囂張,確實讓人憤怒。但猖狂不是一天養成的,背后的原因值得分析。
要點讀解:
此事件行為惡劣,且不是孤例
沒有過多渲染,中國人民的憤怒已經到達頂峰。
近日,3名中國游客準備回國,僅僅是確認一下是否需要給“小費”(去的時候已經給過),就被七八個穿著軍裝的邊防人員沖上來毆打,打完之后,又拉進辦公室繼續毆打。
根據醫院出據的診斷證明,其中一名游客右側第3、4前肋及左側第4前肋骨骨折,頭、頸、背部多處軟組織挫傷。
這只是3個普通的中國游客,他們也僅僅是低調地確認一下是不是一定要掏“小費”,就遭如此暴行,我們是軟柿子嗎?
就在去年5月,還是越南,還是邊檢人員,因為索要小費遭拒,竟然扣下一個孩子的護照,要求母親交100元才能出關,在網友拍攝的現場視頻中,有邊檢人員拿出了電擊槍向游客揮舞。
邊檢人員甚至掏出了電擊槍
這是“習慣的潛規則,不如說是一種病態”
這是長期息事寧人、以金錢換便捷的苦果。很多旅行社把在東南亞的行賄行為列為“旅游須知”,久而久之這種“小費”便順理成章地成立了。
俗話說得好,拿人手短。沒有無緣無故的囂張。
國內某些旅行社要通常乖乖交出“小費”,大都是跟團游客。在入關前反復交待過“盡快通關,不要耽誤時間給全團人找麻煩。”這一定會助長邊檢人員勒索小費的氣焰。
勒索的依據是什么呢?
沒有依據,就是各種找茬。比如,一個常見的情況是,東南亞國家的邊檢人員,會以“游客在入境時沒有蓋入境章”為由要錢。
而中國游客相對歐美游客,英語水平差,遇到邊檢盤問無法順利回答過關,反正邊檢要的錢又不多,又怕麻煩,自然乖乖掏錢。這常見的以錢辦事!
對于這種不合理的行為,某些旅行社推波助瀾。建議中國游客準備好零錢,甚至在邊檢還沒索要時,主動遞交。因為如果某個沒交錢的旅客被扣留,會影響整個團隊的行程。這么說來,給錢是最快速、最安全的方法。
正是因為中國游客“花錢買平安”的心態,向東南亞國家邊檢人員行賄,逐漸形成慣例。這些國家的公職人員,胃口越來越大,脾氣也見長。
越方:你給我小費天經地義,不給別想進去!
受害者
國人對索賄行為接受程度高
邊境人員索要這筆錢,是小費嗎?當然不是。在東南亞國家,服務業確實有收小費的習慣,很多歐美國家,也有給小費的慣例,但這都和公職人員無關。
把賄金說成小費,淡化了這種行為的惡劣,變成了文化差異,變成了理所應當。
再美,我可能不會再去了
東南亞國家有很多小島,歐美人喜歡去島嶼度假,所以東南亞國家的游客構成中,歐美人占很大比例。以泰國蘇梅島為例,基本只有三種人:泰國本地人、歐美人、中國人。沒法斬釘截鐵地說,歐美游客在東南亞國家一定不會有類似遭遇。
但可以肯定的是,向索取中國人已成理所當然的病態。
從某東南亞國家入境時,邊檢人員專門讓中國人去某幾個窗口排隊,后來發現,這樣做是為了把中國人分成幾條隊伍,確保其中沒有他國游客,這樣方便集中收錢,而不影響其他隊伍的效率。
東南亞各國過境官,索賄的金額從一美金到十塊人民幣,到二十人民幣,再到100、300,就是被慣出來的。
據一位網友介紹,因為不給小費,整個過關的隊伍卡住了,后面排隊的中國游客大吼(不是吼邊境官,是吼同胞)“你們不走別擋著別人的路” “就是十塊錢,多大回事。”
官方:不合理要求更要義正辭嚴地說,NO!
第一,如果是跟團游,旅行社應該負起保護旅客的責任,而不是只為自己省事,而教旅客“準備好零錢”;
第二,既然類似事件這么多,那么一些官方的旅游協會,應該就這一問題,向境外對接的旅游機構提出抗議、交涉,讓當地的旅游部門去做協調,在很多旅游勝地,旅游部門說話是有一定分量的;
第三,遇到暴力事件,外交部門應該出面,最嚴重的情況可以召見國外駐華大使。
但是,畢竟這是國外邊檢的行為,他們收不收這個錢,不是中國官方能決定的。
要想長期、有效地保護自己,最直接的方式應該是:每一個出國旅行的游客,在遇到索賄行為時,都義正辭嚴地跟他說“NO!”
介紹一個拒絕小費的成功案例
要讓東南亞各國邊檢知道,中國人也反感這種行為。
中國人不能把無所謂的將就過分地表現,只會讓我們顯得懦弱好欺負。
對于不合理的要求,必須拒絕,這并不是金錢多少的問題,而是尊嚴上的捍衛。
這或許是文化層面的因素。很多國人不覺得被索賄是一件多么嚴重的事,可能和平日里的生活體驗有關,十幾塊錢換便利換平安,可能還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是vip。
誰不遵守這個潛規則,反而變成討厭的人,影響集體的人,不懂事的人。
為什么中國人總是外方索取的對象?
就因以上所說的種種原因,希望大家能醒醒,在國外你代表的是中國,別懦弱給他們看。
請國人記住,不管在國外遇到什么難以解決的事情,都可以撥打 中國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12308”24小時熱線 來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