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中國游客出國旅游,并參與到當地涉水、登山、熱氣球等各類旅游項目,涉及中國游客的海外安全案件數量迅速增加,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如何提高海外旅游風險意識、減少安全事件的發生,已成為擺在政府部門和廣大中國游客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為便于中國游客進一步了解海外旅游安全風險,主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會同中國駐有關國家使領館對一些國家旅游項目開展了風險排查,對涉及中國游客安全情況進行了梳理。現將海外旅游存在的主要風險歸納如下,希望能為廣大中國游客提供借鑒和參考。
涉水活動風險
(一)風險概況和相關案例
以東南亞國家為主的很多國家旅游區擁有大量涉水活動項目,例如在菲律賓長灘島,印尼巴厘島、泰國普吉島等主要旅游勝地,浮潛、深潛、沖浪、快艇、水上摩托艇等各種涉水項目豐富多彩,深受中國游客歡迎。涉水項目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娛樂性和刺激性,但卻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風險,已成為引發海外中國游客旅游安全事故的主要方面,其中,溺水和水上交通事故是造成游客死傷的最主要因素。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僅泰國、馬來西亞、印尼、馬爾代夫等幾個熱門旅游目的地就發生百余起中國游客不慎溺水身亡事故。今年春節期間,馬來西亞沙巴州發生沉船事件,造成4名中國游客遇難,4人失蹤。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
從當地情況看,一些國家的涉水項目區域安全軟硬件設施不足,無中文安全提醒標識,救生人員和涉水項目教練配備不足。
還有一些地區游船公司魚龍混雜,經營管理松懈,駕駛員無證上崗,安全管理不到位。馬來西亞沙巴州沉船事件的涉事船公司就存在違規運營情況。此外,越南下龍灣游船近年來也多次發生翻船、著火事故,主要是線路短路、煤氣瓶使用不當等引起,例如2011年游船沉沒事故造成10名外國游客死亡,2012年撞船事故導致5名臺灣游客死亡。
此外,一些旅游區域缺乏救護設施。例如馬爾代夫的主要旅游區域都散布于各個海島,而島上救護條件有限,幾無專業的急救設備與儀器,一旦發生游客溺水事件,需借助快艇或水上飛機送到就近居民島的醫療中心接受治療,往往錯過最佳搶救時機。
從游客自身看,部分游客自身安全防范意識不足,缺乏自我保護能力也是引發事故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在:
一是未經必要的培訓即貿然參加浮潛、潛水、水上摩托、海上滑翔傘等具有一定危險性的涉水項目。例如越南芽莊的海上滑翔傘項目,近年來曾發生過游客摔死、摔傷的情況。
二是不遵守當地安全規定。一些中國游客在海邊或酒店泳池游泳時,不注意閱讀安全須知和禁止性規定;一些游客在浮潛、潛水時不聽從專業人員指導,單獨行動,盲目前往危險區域,導致溺水;還有一些游客在乘坐游艇時不按要求穿戴救生衣。
三是不顧自身身體狀況參加涉水項目。例如:在泰國、印尼巴厘島等地多次發生我游客溺水事件。主要原因是游客年齡偏大,自身有高血壓或心臟病,通常乘包機后半夜抵達,吃完早餐后即下水游玩,飽餐、疲勞狀態下非常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導致溺水事故。為此,泰國官方已開始呼吁旅行團抵泰當日不宜下海。
(二)旅行建議
一是在海邊游泳時,應注意遵守當地安全提示,選擇劃定的安全區域并結伴而行,勿在立有禁止游泳標示地段下海。遇有大風浪等惡劣天氣時請遠離危險地帶,避免發生意外。
二是浮潛或深潛活動必須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并嚴格按照有關安全要求做好防護措施。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者請勿參加。此外,一些海洋生物帶有劇毒,隨意觸碰可能導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不要踩踏、移動、捕撈珊瑚等,否則可能面臨罰款甚至刑事處罰。
三是注意掌握一些安全基本常識,乘坐游艇時如發現船公司缺乏必要資質、經營方式不規范,存在超載、救生衣不足等安全隱患時,應當場提出,如不改善則拒絕搭乘。